上次為了使培菌效果好一點,因此強迫外掛水流方向改變,可以參考這篇【DIY】外掛小改造,增加培菌效果!由於小缸內要養的生物實在太多了,為了保險起見這次另外在DIY一組培菌盒,避免缸內的生物過濾無法負荷整缸的魚大便!
1.準備材料
只需要準備一個寶特瓶、美工刀、適合的濾材,濾材的挑選可以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做調整,如果對濾材想要更進一步瞭解可以參考這篇魚缸過濾器的核心『濾材』,本次筆者採用的是生物珠,這東西其實跟陶瓷環大同小異,只是這次筆者較懶的排列陶瓷環,打算直接整包生物珠丟進去就好。
2.施工過程
a.首先量好預計要放置的位置及長度,將瓶身裁切成適當的大小。
b.量好外掛出水口的大小,將瓶身開一個四方型的開口,也要算好外掛入水管的位置並且開口。
c.預計出水的地方打洞讓水流能循環。
大致裁切好的瓶身會如下面幾張圖一樣:
3.安裝過程
只要讓外掛入水管穿過培菌盒即可,這邊要注意的是在每個切口的地方都塞上白棉,讓水流比較能集中流過原先設計的出水口,大概如下圖一樣:
最後只要再將生物珠放進培菌盒後即可大功告成囉,筆者在這部分是有將生物珠用水槽濾網包起來,是為了之後更換清洗比較方便,大致如下圖一樣:
會想要增加一個培菌盒是因為在小缸只用外掛能培菌的空間實在太小,之前有發現當換水或者換白棉的時候水都會有短暫變霧的情形,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就改了一個培菌盒試驗看看有沒有改善。各位讀者如果也想要改造一個培菌盒的話,請務必注意且小心刀具的使用,寶特瓶切割時可以先輕輕的劃出割痕再慢慢地加深,寶特瓶也可以選擇方形的,這在切割的時候比較不會滾動。
養孔雀魚不要錯過這些精采好文:
若你是養魚新手,可以繼續看這些好文:
我照著做裝上去之後整個水像是靜止的,循環好像變差,這樣好嗎?
如果你的動口一樣開在下面(圖片中藍色箭頭的方向),這樣水流是會從下面流出去,水面看起來的確會像是靜止的。
但除非將塞到整個水都流不過去,不然只要動口開的OK,總輸入會等於總輸出,應該不至於有循環不佳的問題才是。
但這做法由於水面較為平緩,所以沒有辦法利用水位高低差來增加溶氧量,可是優點是會比較安靜!
因為這缸是放在客廳,為了避免落水聲及增加培菌空間才這樣做改造,實際上還是要依據每個人的需求做點微調唷,有問題也歡迎提出來討論。
我家环境相似,非常有用,多谢
非常高興能幫助到你~
請問培菌盒放到水裡的部分,放久了濾材都變綠色和深褐色是否表示有問題?
陽光(日照)是濾材變綠色和深褐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