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玩水族的人一定有聽過以下這句話,『養魚之前要先養水』,那到底什麼是養水呢?其實所謂的養水是培養水中的好菌,也是所謂的消化菌及硝化菌,而到底要怎麼培養及建立這些硝/消化菌,這是每個養魚都必須要知道的事。
一般說的養水主要就是要培養起來硝化系統,為什麼硝化系統這麼重要呢?為什麼當硝化系統沒有建立起來會導致水質敗壞進而造成魚隻各種病變呢?這就要從以下的流程開始說起了:
1.當我們開始餵食魚隻時,水裡面開始會有魚的排泄物及殘餘的飼料,水中的消化菌會先進行初步的分解,將這些廢棄物分解成NH3及H2S,初步的降低水中的汙染,但是分解出來的NH3(氨氮廢物)及H2S等無機物對魚來說卻是有毒的。
2.消化菌分解出來的NH3(氨氮廢物)及其它的無機物濃度過高時,會讓魚隻開始中毒或者造成抵抗力降弱,這時候魚隻就很容易引發其它疾病進而死亡。要解決此一問題就要依靠水中的硝化菌幫忙,硝化菌能將帶有毒性的NH3(氨氮廢物)分解成微毒性NO2(亞硝酸鹽),然後再將NO2(亞硝酸鹽)分解成無毒的NO3(硝酸鹽)。
若要魚隻健康的長大就需要有健全的硝化系統,這樣才能應付魚隻的排泄物及殘餌的汙染。硝化菌的培養速度相當的緩慢,如何確保硝化系統建立之後不會崩壞則是一個重要的課題,該如何有效的建立硝化系統呢?
1.鋪置底沙或者底土。
2.過濾器材內放置多孔隙濾材,增加硝化菌附著面積,例如陶瓷環、生化棉、生化環。
3.換水前要先進行曝氣的動作,我們自來水中都會加入氯來進行消毒,而這氯同時也會將硝化菌消滅殆盡,所以換水前要先進行曝氣除氯。
留言